体操运动历史悠久,古希腊人把锻炼身体的一切活动,诸如跑步、跳跃、投掷、攀登、摔跤、骑马、舞蹈、军事游戏等统称体操。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,由于体育运动的发展及生理学家、医学家及体育学家对各项身体运动的结构、功能与价值等进行深入研究与科学划分,才使原作为“体育”总概念的“体操”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概念。
现代体操起源于18、19世纪,当时欧洲先后出现德国、瑞典、丹麦等体操流派,它们不仅推动了体操运动的进一步发展,也为现代体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现代体操的正式名称是竞技体操。
19世纪中叶,捷克建立了第一个体操联盟组织,称为“法尔康”或“苏克尔”,意为“猎鹰”或“雄鹰”,其创始人是布拉格大学美学院教授笛尔什博士。1881年,欧洲成立了体操联合会,1896年成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。同年体操也被列入了第一届雅典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,当时设立了鞍马、吊环、跳马、双杠、爬绳和单杠项目,但没有自由体操项目,并只设有男子项目。在以后的奥运会上,体操比赛先后增设了火棒操、瑞典式体操、欧洲式体操等。
1932年洛杉矶第10届奥运会上,增设了自由体操,使竞技体操初具规模。1936年柏林第11届奥运会上,形成男子6项比赛,轻器械体操、瑞典式、欧洲式等体操比赛则从男子体操比赛中取消。开设女子体操比赛项目,但是女子比赛项目是在1960年的第17届罗马奥运会才得以完善与最终定型。
体操在中国历史悠久,不仅古代文献多有记载,而且大量的出土文物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。据专家考论,我国古代体操有两类:一类是强健筋骨预防疾病的体操,另一类存在于古代乐舞、杂技、戏剧和流传于民间的技巧运动中。《毛诗序》记载:“情动于中,而形于言,言之不足,故嗟叹之,嗟叹之不足,故咏歌之,咏歌之不足,不知足之蹈之,手之舞之也。”可见中国最晚在汉代就有关于体操方面的运动了。唐宋时期,体操运动有了进一步发展,出现了双人和集体动作,许多复杂的翻腾动作和杂技表演开始结合在一起。
1840年战争以后,现代体操项目开始传入我国。当时体操运动十分落后,只局限于政府,并没有开展任何群众性的体操活动。晚清之后,当时的“洋学堂”,属于维新派改革发展的学校,以及民革资产阶级改革的教育课程标准中,均设立有体操课。
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,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体育发展,特别是开展全民体育非常重视。1953年的全国体育运动大会上,体操正式登上中国体育大舞台。在世界范围,由于中国在这个项目起步较晚,因此当时整体水平相当落后。此后,中国体育在体操项目上取得了飞跃发展,并一跃成为世界体操强国之一,中国国家体操队一直有“梦之队”的美誉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